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会议】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举办“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端学术论坛
( 来源:东亚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9-12-02 阅读:次)

    20191123日,“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端学术论坛在杭州浙江文华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暨日本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日关系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及浙江工商大学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作大会发言。与会代表围绕70年来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研讨,旨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开幕式致辞中,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日关系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及东亚研究院院长江静教授介绍了此次论坛的缘起和意义,既是向建国七十周年献礼,也是为庆祝浙商大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及东亚研究院成立十五周年。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刘岳兵院长在闭幕式致辞中期待两院合作能有新的发展,表示明年将继续共同举办此类高端学术论坛,携手推进日本学研究的进步。

                             111.jpg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王金林先生指出“人”与“物”的交流是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两大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汤重南先生以全球的视野来关照古代、近代、当代这三个时间段的中日交流,分析了不同时间段中日交流的特点,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宏观总体研究与具体深入的实证研究并重;全面系统客观阐述中日文化交流各阶段的实际状况;科学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我国可供参考的应对措施;对当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世界意义作出准确评估。来自天津师范大学的王晓平教授认为,“学术绽放交流,交流成就学术”,中日之间的文学学术交流,从20世纪前的“虽一衣带水,如五里雾中”走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准,有赖于无数文学家、学者们不懈的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徐建新教授认为,如何从比较文明论的角度,赋予世界历史上的中日文明互动以一种类型范式上定位,使其能与其他的文明互动类型相比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若是从“文明演进”和“文明互动”的视角观察古代中日关系,这实际上就是原发型文明与追赶型文明互动、互相影响的历史过程。

 

                  222.jpg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徐静波教授以和食的美学意识以及日本茶道为例展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些新视角。浙江大学王勇教授回顾了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成立三十年来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历史,指出虽然取得了若干成就,但仍然任重而道远。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魏志江教授以区域史的视角来看古代中、日、韩三国关系,重点揭示北宋以来日本对于传统朝贡体系的脱离、佛教及民间商人充当了重要的外交角色,并指出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性。

                333.jpg

    下午会议的发言者皆来自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和东亚研究院,李国栋教授总结了中日稻作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吕顺长教授介绍了清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历史;江静教授梳理了中日两国有关吴越国与日本外交关系及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呼吁应更加重视吴越国在中日关系史上的地位。洪仕良老师分享了日本佛教研究的最新状况。此外,关雅泉、姚琼、周菁、陈红等青年教师也分别就各自的研究做了发表,并由相关领域的教授加以点评。

                  7777.pn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