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垃圾处理的精细,应该是闻名世界的。有的人把日本称为垃圾处理的“优质大国”,也有人把日本称为“零垃圾国度”。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台风、暴雨、水灾、地震等等自然灾害都会不同程度地频繁发生。每一场大型灾害发生后,往往会产生数百万吨的垃圾。这些垃圾被称为“灾害垃圾”,处理起来常常需要2到3年的时间。正因为这样,“灾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日本社会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后以及2011年日本东北大地震后,我都曾经到现地采访。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大地震带来房倒屋塌,特别是2011年东北大地震后伴随着海啸的发生,对住房的冲击更为凶猛,许多居住区成为一片废墟,各种各样的“灾害垃圾”在当地志愿者的收拾下堆积如山。我当时曾经询问为什么不尽早把这些垃圾运走处理,得到的回答是:第一,现在没有人手处理这些垃圾;第二,处理“灾害垃圾”的事情通常都已经被黑社会“包干”了。他们借此向政府索要高价。这也是构成“灾害垃圾”难以及时处理的重要原因。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带来的灾害垃圾。图片来源:JEN-Blog
现在,日本环境省决定创设“灾害废弃物处理支援员制度”,简称为“灾害垃圾处理人才银行”制度。环境省认为,尽管过去曾经有过具有把处理垃圾经验的地方政府职员派遣到受灾地区帮助处理垃圾的事情,但缺少一个全国纵横面的合作体制,因此十分有必要通过建立“灾害垃圾处理人才银行”制度来加以解决。
据了解,从今年9月开始,日本环境省将从47个都道府县地方政府以及市区町村这些最基层的地方单位收集具有丰富处理垃圾经验的职员的数据,然后分成“事务”、“建筑”、“电器”等类别进行登记。当某一地区发生需要支援的大型自然灾害的时候,其他地方政府和基层单位可以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立即派出“支援员”。
这些“支援员”将在自然灾害发生地滞留数日到数个星期,辅佐当地官员处理垃圾事务,负责临时垃圾场管理以及回收垃圾等等多样化的业务。制度启动初期,每个地方政府要准备数十人规模的“支援员”,从今年12月开始实施研修培训。
事实上,早在2016年,日本中央政府就出台了《灾害废弃物处理计划》,要求全国市区町村这些基层单位设置临时垃圾场候补地以及编定处理垃圾程序。但是,到2020年3月,日本全国1741个市区町村中有49%没有达标。尽管如此,日本中央政府并不灰心,而是通过建立新的 “灾害垃圾处理人才银行”制度,来继续弥补受灾地区政府的“短板”,试图拆除每次自然灾害发生后重建复兴的一道重要障碍。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更为专业、更为有效的制度层面的设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政府这种对自然灾害防患于未然的制度层面的设计,这种关口前移的治理举措,还是值得认真借鉴的。
作者:将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