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会议】“心学的景深与视域”青年学者学术工作坊会议综述
( 发布日期:2020-11-24 阅读:次)

2020年11月21日,由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东亚研究院、东亚阳明研究院主办的“心学的景深与视域”青年学者学术工作坊活动,于东语楼302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作为学院“哲学月”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浙江工商大学东亚阳明研究院院长钱明教授主持,并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朱承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张锦枝副研究员、南京理工大学赵熠玮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申绪璐副教授分别围绕活动主题做了学术报告。

微信图片_20201124154240.jpg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朱承教授以《阳明学研究的政治之维》为题首先报告。朱教授认为,现代以来,心性学维度是阳明学研究领域内最重要的路径,然而,生活于现实政治当中的阳明学人物,作为儒家治世理想的奉行者,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同样具有政治维度的重要意义。阳明学的“政治之维”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政治史的形式,是将王阳明个人的政治事功放到明代中叶政治史上予以考察;二是政治思想史的形式,是将阳明学所展现出的理论品格、精神气质放到政治思想视阈下予以考察;三是政治哲学的形式,是从阳明学的概念、命题、思想中所引申出来的政治哲学思考。在以上三种形式所展开的理论研究中,政治史研究主要着眼于较为局限的军事功绩领域,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则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解放、人人平等等思想诉求息息相关,而政治哲学的研究则更重视从普遍的人心、人性层面来探讨政治的德性根基。基于此,阳明学作为一种历史性思想资源,即能给予当下政治治理与社会道德建设更多的借鉴价值。

杭州师范大学申绪璐副教授以《阳明学的后退——荒木见悟教授论聂双江的思想》为报告题,通过对日本著名阳明学学者荒木见悟先生所著《阳明学的后退——论聂双江的思想》一文的翻译与梳理,尝试分析荒木先生反对江右王门代表聂双江之心学思想的原因。报告认为,荒木先生倾向于判定聂双江思想为心学的乖离,其所主张的良知归寂论被认为已严重背离阳明之心的原来成色,反而更接近朱子学意义上预成性的天理,并且由于其同时又缺乏朱子学的格物向度,故其学说不但相较阳明心学而言是一种“退步”,相较朱子学同样也是一种“退步”。申绪璐副教授推测,荒木先生之所以如此激烈地排抵聂双江心学,与其厌恶日本军国主义传统,以及其在二战中的生活悲剧等实世因素有直接关联。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锦枝副研究员以《道与教的分野与融合——以阳明学为中心》为题,对阳明后学主要派别的理论分歧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报告指出:阳明诸后学的理论分歧实际发生于教法而非道论。从本体而言,道与教是本质同一的,但这种本质同一性一旦进入工夫论的范畴中,往往会在现实当中异化为“等同性”,这导致教法的区别被放大成为道论的相互龃龉,它也是导致阳明后学聚讼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后学各家的“良知”主张基本是一致的,这决定了各家必然会走向和解。历史事实也支持这种和解:随着工夫的推进和对本体理解的深入,原本分歧的阳明后学最终又能渐趋互相包容和理解,殊途同归。

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赵熠玮副教授以《江户后期汉方医哲学中的心身关系论演变》为题,主旨性地梳理了日本江户时代传统汉方医学身心关系论的演变进程,并给出每一次演变的致因分析。报告指出,日本汉方医学的身心关系传统模式,基本沿用了中国的五行论系统,但这一系统在江户后期尤其是西方解刨学成果传入日本后,难以为实证主义所支持。职是,江户后期汉方医学家在坚持东方自然哲学式心身一体论认知的基础上,围绕“神经”概念的创制,融合西方近代医学机械论式身心观,构建了一种具备可观测性、又存在形上因素的折中式心身观,既为传统医学的临床治疗扫清了实证障碍,也在东西方医学知识体系之间架构了双向交流的桥梁,是中医哲学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哲学融合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

在主办方和诸与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工作坊活动顺利举办,内容丰富,场内互动讨论热烈。最后与会者与参与师生共同合照留念。

文稿:赵嘉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