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国际交流与文化摩擦”学术研讨会侧记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文化研究院 陈小法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国际交流之大潮不容分说扑面而来,由此而带来的异质文化冲击着我们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人。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小至我们身边的学习工作,因国际交流而产生的文化摩擦随处可见。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摩擦,从而因势利导为我所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文化研究院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朋友们汇集一堂,就围绕“国际交流与文化摩擦”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层次的解析和讨论,真可谓恰合时宜,意义深远。
文化摩擦的致成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风土气候、经济基础、社会制度以及宗教习俗等,而人类彼此交往,生活圈的彼此接触,首先在组织、制度、器物等方面会产生冲突,而一旦这种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摩擦就会向观念、价值以及民族性等方面发展延伸。当然,所有的冲突和摩擦不一定带来负面影响,除了武力征服、强权压制外,那些平等友好的摩擦往往通过磨合而臻融会,从而催生新文化的诞生,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带来新鲜活力和前进动力,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次会议共有五个主题讲演与七篇研究发表,代表们就古今中外因国际交流而产生的文化摩擦现象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探讨。首先,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戴建兵教授就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异质交流与亚洲货币文化圈的建立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同样以货币为议题的研究发表来自西北大学的王维坤教授,他主张日本货币“和同开珎”中的“珎”字为繁体“宝”字的简略,而不是历来所说的“珍”的异体字。而北京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东亚文化研究院的王勇院长就当前“域外汉籍”热进行了反思。王教授从中外“汉籍”的概念出发,对汉籍的内涵、外延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展开了深刻阐述,启发良多。接着,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孙晓教授就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作了介绍,并现场展示了该项目部分研究成果。同时,孙晓教授还阐释了自己对“东亚学”这一学术概念的理解心得。与上述“域外汉籍”相关联的研究发表还有两个,一是浙江工商大学东亚文化研究院的陈小法副教授,以众多实例就中国汉字词汇在中世日本的传承与演变作了研究分析;另一位是浙江工商大学东亚文化研究院的张新朋博士,针对汉字的国际化与区域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摩擦(文字误读、句读不当等)进行了举例说明。而中国人民大学的李世安教授展示大量的图片,就国际交流给日本近代绘画艺术产生的影响作了剖析,令人耳目一新。河北师范大学的武吉庆教授、徐建平教授、王立新博士以及西北大学文学院的高兵兵教授分别从我国的民族主义取向、西方的宪政制度、中印等国历史观以及日本的外交制度出发,研究分析了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的拜根兴教授另辟蹊径,就古代中韩关系的展开与演变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大会最后在王勇教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他指出:第一,国际交流从单向到双向而至环流,呈现多通道、多元化特色;第二,国际交流既包括引进也包括输出,因而对本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融入国际文化交汇的基础;第三,交流产生摩擦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意义,通过摩擦获得新视野、新概念、新方法,有利于我们建设面向未来的文化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