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报道
学界研究动态:核废水、抗疫和日本的身份困境(张望)
( 发布日期:2021-07-15 阅读:次)

日本的心理坐标,究竟是处于西方,还是位于亚洲?

6月在英国结束的 G7 首脑峰会上,媒体捕捉到这麽一个画面:西方各国领袖和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合影后站在一起调笑风声,日本首相菅义伟却站在后排,远离人群,尴尬非常。有日媒分析:在疫情尚未受到控制的情况下,菅义伟此行的目的是要通过参加国际首脑外交活动来获得西方国家的支持,以营造今年夏天在东京举办奥运的既成事实。不像善于交际的前首相安倍晋三,一直埋首内政的菅义伟在国际外交场合本来就缺乏存在感。

倚靠美国认可的核废水排放

日本的政治精英似乎总是需要倚靠西方来为本国的政策寻求某种合理性。4月,当半官方的NHK电视台播放新闻宣布日本将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整个节目的话语铺陈(narrative)是耐人寻味的。新闻播报首先重点强调,日本的做法得到了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同时,新闻还报道了来自中韩两国的抗议,却同时强调中韩核电站也有向大海排放核废水,言外之意似乎是只有中韩在刁难日本,日方做法完全合情合理。

这一叙事手法,令笔者想起了2001-06年小泉纯一郎时代的靖国神社外交。当年,小泉年年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其对外狡辩的语术之一就是: 只有中韩两国在这问题上不断说三道四,反而是美国政府理解他的做法。小泉恐怕不懂历史,不知道英国早在1970年代就拒绝让王室成员访日时参观靖国神社 (笔者在日本外交史料馆查找最近解密的1975年外交档案所见);小泉恐怕也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继承人安倍在 2013 年参拜靖国神社后随即就招来奥巴马政府的严厉批评。

政治民主化往往被认为是改善东亚国家关系的重要条件,但反观日韩这两个东亚民主国家近年来不断恶化的历史问题对立,似乎说明了“国家身份认同” (national identity) 冲突才是更为深层的症结所在。同样,本次日本官方论调在核废水问题凸现中韩的“特异性”,却避谈一般核电站向大海排放废水的性质和日本是不同的:即日本福岛核电站是发生过重大事故的核电站,其向大海排放的污水指标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长远危害。

徘徊于东西之间的日本抗疫

日本需要西方为其巩固底气。然而,离奇的是,在过去一年的新冠疫情下, 日本的政治精英似乎又要和西方保持距离。在日本国内,媒体不断有意识地向国内民众宣传:日本与欧美相比是抗疫优等生。电视不断播放西方各国封城下几十万人的感染人数,而日本在最高峰时也只有一天7000多人感染。然而,日本媒体似乎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事实:即就在身旁的中国,韩国乃至越南等不少亚洲国家的抗疫表现,远远比日本来得优秀。6月下旬,东京奥运开幕在即,日本全国一天的感染人数依然在1500人上下徘徊,难以清零。

新冠疫情下日本的身份认同是尴尬的。2020年3月,经常失言的日本财相麻生太郎在众议院财政事务委员会上分享:他在2月参加G7财务大臣和中央银行总裁会议上发现,欧洲对于新冠疫情毫不关心。意大利与会者还对他说:这是你们黄种人的病毒,和我们无关。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峰会上,日本是不折不扣的亚洲国家的代表;但在亚洲,日本却需要倚靠西方来肯定自己的优越性和在特定政策上的合理性。日本的处境犹如蝙蝠,既非鸟,也非兽。

本文出自6月25日《明报》

作者:张望,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学部副教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