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报道
学界研究动态:日本介入台海:两种“情结”与两个“困境” (杜进)
( 发布日期:2021-08-19 阅读:次)

“新常态”与“新姿态”

今年以来,日本政府反复在双边和多边国际场合公开谈论台海的安全问题。新发表的2021年度防卫白皮书强调:“稳定台湾周边局势对日本的安全和国际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因而“我们有必要以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密切关注这一局势。”当然,问题不仅仅是对危机的认知,防卫部门和立法者开始公开讨论日本应该如何行动,麻生太郎副总理不久前甚至提到了日美共同护卫台湾的可能性。可以说,日本公开而强势地介入台海局势已经成为“新常态”。

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在台海问题上的公开表述是相对谨慎的。因为台湾问题属于中国主权的一中原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前提,尤其是日本曾对台湾实行过殖民统治,这段历史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史上的重要一页,因此日本若在台海问题上发声,必然会引起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反应,可能会导致有损日本国家利益的灾难性后果。

也正因为如此,最近日本强势介入台海的“新姿态”引发了一种担忧:在拜登的美国高调重返国际多边体制,率领盟国友邦与同中国展开战略竞争时,日本似乎决心放弃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外交”的努力,亢奋地走到了对中包围圈的最前线。

走出“模糊战略”?

52年前日美首脑签署的联合声明中有一条所谓的“台湾条款”,其内容为“维持台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对维持日本的安全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素”。当时的美国如果遵守承诺将冲绳归还给日本,之后要动用冲绳美军基地的军力,形式上需要得到日本政府的认可,因此美国需要日本作出保证:一旦发生台海战事,日本政府将允许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中调兵遣将。

在中美和中日相继回复邦交后,“台湾条款”似乎失去了实际意义。据报道,田中角荣首相在结束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返回日本的飞机上曾对身边亲信透露,他十分庆幸中方没有在谈判中提到台湾条款,并说今后这个条款仅仅是供学者在象牙塔里研究历史时的一个选题。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关于日美军事同盟在台海问题上合作的讨论没有停止。日美双边同盟关系经历了冷战后的一段漂流,逐渐升华为所谓的“全球性”伙伴关系,日美安保条约和日本防卫大纲也随着修订,中心问题是发生“周边事态”时,日本自卫队如何配合美军参与作战行动。安倍执政时期大幅度修改了宪法关于集体自卫权的解释,强行通过了“安全保障关联法”,规定在发生对日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事态”的情况下,日本可以向盟军提供“后方支援”;而当日本遭受武力攻击,或发生危及日本存立的危机事态时,政府将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即自卫队(军)可以与同盟国共同作战。上述麻生太郎演讲的原话是:当台湾发生大问题(战争)时,可以认为发生了影响日本存立的危机事态,因此日本可以也必须同美国一起防卫台湾。

在过去的半世纪中日本避免公开谈论台海安全危机,并在如何配合美国军事行动问题上含糊其辞。问题是:积极介入台海的新姿态是否意味着日本放弃了“模糊战略”?在美国战略界热辩是否应该放弃在台海问题上的模糊战略之际,日本的转变格外引人注目。当然,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模糊战略同美国的模糊战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美国在两岸对峙中的模糊战略是不明确表示是否出兵护台,目的是对双方起到威慑作用;而日本的模糊战略则是不表明如何配合美国盟军作战,这主要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国内的强大舆论压力,将近一半的民众反对修改和平宪法,反对参与战争。第二,考虑到中国的反应和反制的可能性,同经济关系密切的强大邻国彻底反目,肯定不利于日本的国家利益。

从目前情况看,日本政府关于如何介入台海的讨论,主要还是集中在如何协助美军行动的战术和法理问题上,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政府将放弃在美中关系上“安全靠美、经济靠中’的‘战略模糊’,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总体上说,日本政府仍极力想在中美之间保持尽可能多的战略回旋余地。

“被动反应”还是“主动出击”?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日本明知台湾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为何要执意介入呢?研究者的不同意见似乎可以归纳为两大假说:第一,美国压力之说,认为出于同盟国关系的考虑,日本不得不追随美国的强硬对华政策。第二,主要是日本的自主选择,即日本看到了联手美国压制中国的机会,主动进行“战略豪赌”,在积极挑战中国的同时实现修改和平宪法,成为“正常国家”的宿愿。

4月23日版的“日本经济新闻”,在一个深度报道中披露了一些细节:在华盛顿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议之前,美日双方都认真做了功课:美国方面派遣了“印太沙皇”坎贝尔先行访问东京,强调台海军事平衡有利于大陆,要求日本应当与美国在加强对华威慑方面有所合作,并希望日本能启动立法程序,搞一个类似于美国“台湾关系法”的法案。这一提案对日本来说是难以跨越的门坎。报道还称,菅义伟访美之前曾经向某位原首相讨智慧,那位原首相建议菅义伟在美国面前绝对不能表现“亲中”。因而,最后在首脑联合声明中52年来重提台海安全,是美国压力和日本式揣摩和妥协的结果。

我认为这两个假说并不互相排斥,不能简单地二者择一。美国压力和日本考量可以用“同盟悖论”的框架来分析。即在中美战略博弈中日本同美国的关系始终处于“被卷入”和“被抛弃”的困境。对日本来讲,和平宪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军事上“被卷入”的担忧,而同盟关系中“被抛弃”的担忧则日增月大。随着中国的发展,日本担心中美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着有利于中国的变化,从而十分警惕美国实现战略退缩,或者背着日本同中国做大交易。从特朗普到拜登,美国同中国反目相见,声称要同中国进行长期战略竞争,使日本略微减轻了担忧。但为了防止“被抛弃”,增强自身的军事力量,为美国分担一部分责任,帮助美国维持相对于中国的实力均衡,则可以看作是日本自主战略选择的一个部分。很明显,日本增强自身防卫能力的再武装(rearm)行为,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应对美国可能退缩后的“B方案”。日本的战略研究圈和负责防卫和外交的官员中,不少人公开主张应该利用美国的压力,增强国防预算,逐步实现增强战略自主性的愿景。

“自主战略情结”与“台湾情结”

从现状看,与其说日本政府希望爆发战争,不如说试图通过夸大战争危机,用以推进防卫方面的自主战略。就这一目的而言,台海安全是个绝好的议题。日美首脑会谈结束后日本经济新闻社所做的舆论调查表明,50%的受访者认为日美首脑会谈的成果“值得评价”,而“不予评价”的为32%;令包括专家在内的大部分人没有想到的是:赞成日本介入台海安全问题的受访者占74%,而反对者仅为13%。这是否说明了大部分日本民众赞成介入台海呢?

我认为日本政府巧妙地利用了民众中的“台湾情结”来实现酝酿已久的“自主战略情结”。首先,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日本民众对台湾社会有着较深的文化亲和性,高密度的人员往来和自然灾害时相互间的巨额义捐,更加深了这种亲近感;第二,不少民众相信台湾社会有着与日本相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第三,多数民众还相信政府和媒体的说法,认为台海局势的紧张直接影响到日本的海上安全,从石油运输到半导体供给,甚至有不少人将台海安全同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防卫问题联系在一起,完全无视台湾对岛屿的主权主张。

必须指出的是,日本试图摆脱“同盟悖论困境”而介入台海,协助美国增强军事上的对华遏制力,很可能通过“安全困境”机制,成为恶化台海局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台海关系中大肆利用“台湾情结”来实现自身的“自主战略情结”,必将扩大中国威胁论和中国邪恶论,严重损害中日关系,对此,中国政府表示了坚决反对和高度警戒。

中国如何对应?

客观地说,日本的军力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扩充到可以同中国单独抗衡的水平。对中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想走多远?日本能走多远?因此,在台海问题上管控好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同时,在可预见的长期全面的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中,日本的战略取向和具体行动,将是影响中国战略态势的位置举足轻重的力量。

美国摆出的联合盟国共同展开对中战略竞争的阵势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军事方面的对中遏制;第二,经济方面的对中牵制,包括“脱钩”,调整产业供应链,新规则制定和经济制裁等多个方面;第三,为消耗中国实力而极力推行的对中国的指名责难(naming and shaming),其内容包括人权和价值观,政治体制等多个方面。我的观察是:在中美全面战略竞争中,日本的主要发力点是在军事方面。而在经济方面和污名化方面,日本曾经“被卷入”,遭受过盟国美国的严重打压,今后也不一定会同美国同心同德。最近日本国会拖延了一项关于人权问题的对中国发难的决议案,并且在产业供应链重组中的采取了现实的对策,似乎说明了中日之间仍有诸多合作余地。

5月24日,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应与友好国家构建供应链、与中国企业等维持适当合作。

总之,尽管在安全问题上进一步依赖和支持美国,但日本政经界也还存在不小的牵制日本在对华战略上完全倒向美国的力量。中国以合作为基调发展中日关系,敦促日本在台海问题上降温,争取日本在对华政策上保持相对自主,仍然是可以期待的。尤其是经济方面,争取经贸不脱钩,科技少脱钩,通过RCEP等机制扩大合作范围,仍有很大合作余地。 

作者:杜进,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日本拓殖大学教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