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轻海峡位于日本本州及北海道之间,以本州侧的津轻半岛而得名。海峡东连太平洋,西连日本海,北上直通鄂霍次克海及阿留申群岛。作为沟通日本东西部之间的重要水道,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对马海峡一起,并称为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三道大门,津轻海峡则是至为重要的“中大门”。
海峡东西长约130千米,中间开阔两端狭窄,东端宽20多千米,西端则为18千米,中央水道一般水深200米,最深处521米。峡底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水深流急,有利于潜艇隐蔽潜航。从地图上看,若是将日本列岛比作长蛇,津轻海峡正位于其“七寸”上——若是斩断此处,北海道将与本州失去联系,其战略意义与交通价值一目了然。
不过,由于水深流急,津轻海峡也严重影响日本两个最大岛屿之间的交通运输。自1971年起,日本开始修建穿过津轻海峡的青函隧道。隧道于1988年3月通车运营,使得本州与北海道连为一体。
事实上,自明治维新后,日本就意识到“以岛控海”的重要性,在津轻海峡两岸建立了许多军事要塞,大凑海军基地、三泽空军基地等都分布于此。冷战时期,美国在太平洋方向依托日本列岛构建起封锁苏联的军事基地群。为配合美国防止苏联太平洋舰队的突破,日本将70%的兵力部署在北海道、本州北部地区,津轻海峡附近更成为布防重点。
日本相关法律规定其领海宽度为12海里,但为了绕过“无核三原则”给美国核潜艇通行提供便利,日本将津轻海峡等5处咽喉海域领海宽度设为3海里。这样一来,津轻海峡中部也就成为国际水道,各国的船舶都可以自由通行。根据《日美安保条约》,美军可以派出载有核武器的军舰取道津轻海峡进出日本海,对苏联(俄罗斯)形成潜在威慑。
冷战结束后,美日仍不断强化在日本北部地区的军事部署,在津轻海峡两岸布设了严密的侦察监视网,部署力量的进攻性色彩愈发浓厚。未来,作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行动依托,该海峡的战略价值将愈发凸显。
本文出自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