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东亚动态新观察
安倍外交遗产的延续
( 发布日期:2022-07-19 阅读:次)

日本三年一度的参议院选举即将投票之际,前首相安倍晋三被枪击身亡。至今的调查所示,嫌犯不是为了实现个人政治主张而策划恐怖行为,而是把个人怨恨通过两发子弹剥夺了二战后日本首相任期最长、依然精力充沛地在一线进行政治活动的67岁政治家的生命。万幸的是选举没有发生更大混乱,按部就班结束,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选票,似乎也没有因此出现巨大变动,充分体现日本民主主义的坚实基础。

安倍自2006年作为首相执政一年下台后,在2012年重新回归首相职务,累计执政时间达八年半。对安倍经济政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可以肯定泡沫经济破灭后,经过20多年痛苦的日本经济,在安倍执政期间,进入可以松一口气的稳定期。安倍的长期执政,由于政府对媒体的强硬应对和亲信丑闻相继发生,加上日本贫富差距扩大,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分裂以及政治对立加速。

尽管如此,安倍的功绩在于外交、安全保障政策上,这是在对他作出历史评价时,值得肯定的一点。

安倍外交的特征,首先就是对世界的大局观。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这个概念,是安倍进入任期中程以后向世界发出的倡议,令美国和欧洲等也接受。这个概念的关键不是亚太,而是印太,拓宽了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地理范围,虽然有些模糊,但加上“自由开放的”这一普世价值的短语,让更多人都可以接受,体现了具有“想法掮客”之称的安倍的真本领。

其次,或许让人感到意外,其实安倍在外交上很守本分,也重视双边外交和区域主义。安倍的外交手法被称为“俯瞰地球仪”外交,就是乘坐政府专机飞遍世界,在回归首相职位后的一年里,他访问了亚细安(ASEAN)所有国家。

有评论认为他是为了围堵中国,偏重军事的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安倍政府主导恢复与中国的关系;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日中关系相当稳定。另外,虽说防卫预算增加了,但并不是现在日本政界所说的那样大规模增加,而是微增而已。反而是通过变更法律解释、改革政府机构,以及活用外交手段来改善安全保障环境,这才是安倍外交的特征。

第三,安倍外交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安倍一直重视对美关系,通过外交改善与周边各国的关系,也可以说充分吸收了官僚的想法。或许他本人的历史认识可能偏向保守,但实际上将自己的历史认识与政策直接挂勾,却表现得分外谨慎。相反,他还尝试与中国、俄罗斯、韩国进行对话。这些举措在国内备受诟病,而且是政治成本很高的挑战。从结果来看,都没有如愿以偿,但这不能断言就是他的责任。

当然,不能否定,安倍也和平常人一样,有仁慈和脆弱的一面。由于日本社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有极限,政治对立激烈,社会分裂步伐在加速。但是安倍政权稳定、长期执政所带来的变化的重要性,我们也须要刮目相看。

在中国崛起、美国相对后退、国际秩序混乱之中,安倍采取的日本外交路线,不依赖比以前提高的军事力量,而是致力于通过外交形成规则,确保对中国的牵制力量,然后继续为形成包容性秩序而努力。如果没有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就不会幸存下来,也不会产生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特朗普在任期间,美国在亚洲政策上采用了不少合理战略的背后,安倍起到不小的作用。再者,让全世界认识到台湾不仅具有战略价值,还能和世界共享重要的民主主义价值观,这一点安倍功不可没。

对笔者来说,唯一遗憾的是,比起与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对话,更希望他重视与价值观相同的国家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更加积极地推进人权和民主主义,但安倍在政策上反映自由主义价值方面稍显拘谨。

岸田文雄通过此次选举胜利所获得的黄金三年,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政治成果?他对核裁军和建立印度太平洋秩序有很大兴趣。拓展宏伟的愿景,控制好不太可靠的美国,继续与更多国家进行对话开展外交,日本要做到的不是让其他国家感到害怕,而是要成为值得信赖的国家。岸田有意继承安倍所描绘的梦想的接力棒,最大的障碍不是在野党,而是如何团结执政党;判断成败的关键,就是今年秋季之前的内阁改组。

本文出自联合早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