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日两国自1972年正式建交以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的50周年。为回顾两国关系的发展历史,展望未来,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由中国日本史学会、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联合举办,浙江工商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协办的“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年会”正式召开。
本次会议于7月30日至7月31日在杭州舒泊豪大酒店举办。受疫情影响,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50多名学者正式参会,另外有百余名相关领域的学者报名观看了线上会议。
在开幕式上,首先由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军致辞,欢迎线上线下的参会者。李书记认为本次会议是回顾两国关系的发展历史,展望未来的一次学术盛会,并祝愿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随后是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杨栋梁教授致辞。杨教授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十年中日关系的发展进程,指出过去中日两国合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应该汲取历史教训,着眼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实际。
接下来是主题演讲的环节。东北师范大学韩东育教授以夏商时期中日交通古道为切入点,为探究中日关系根源提供了新的路径。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王瑞来教授从微观视角探讨了“李训墓志”中“日本国朝臣备书”一句带来的关于日本国国号的学术价值以及“朝臣备”为谁人的疑点。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胡令远教授以作为战后中日关系原点的四个政治文件为切入点,从文化视角思考如何建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的张明杰教授指出民国十年代初期中日联合画展的举办以民间交流之名,行政府意图之实,是当时缓解紧张的中日关系的一项重要活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段瑞聪教授以三份对日和约草案为线索,从中国的战后讲和构想分析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深层原因。
本次研讨会共设有三个分科会,学者们分别从中日政治经济关系、宗教民俗关系、文学艺术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中日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老中青三代学者齐聚一堂,展开激烈的思想碰撞,新论如火花四射。
分科会一是政治经济关系,共有11位学者参加发表。刘雨珍教授展示了晚清驻日公使馆馆员与日方笔谈中的诗文唱和,同时也描述了笔谈中存在的情报收集这一陷阱。王力教授探讨了驻外领事和领事报告在推动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和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许海华老师以总理衙门清档未收文书为中心,介绍了19世纪60年代中日交涉档案史料的整理情况。刘红老师探讨了近代以来日本报刊杂志中胡适的形象演变。王弘博士以两篇新史料为中心探讨了涩泽荣一对华合办公司思想的形成。吕超老师探讨了日本历史学家宫崎市定“册封体制论”的殖民话语逻辑。吴光辉教授认为近代日本文人在将中国形象构筑作为自我的精神觉悟或者身份认同的媒介或者工具的时候,一直是采取“确认”的方式,树立起作为“标准”的西方文明论,进行着持续“错位”的中国书写。刘迪教授分析了最近50年来日本对华认知的变迁,探讨了日本包括对华认知在内的对外认知形成与变化的机制。郝祥满教授分析了日本二战前推动移民巴西运动的综合服务措施。徐微洁教授对中日两国的对非医疗援助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张光新副教授分析了岸田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分科会二是宗教民俗关系,共有12位学者参加发表。陈小法教授聚焦中日两国禅僧的互访,以此分析湖南对日本禅宗发展的影响。任萍教授以临济宗梦窗派禅僧为例,探讨了日本中世禅僧与中国的不解之缘。郝金广老师以日僧俊芿获赠的《不可刹那无此君》为切入点,探讨了宋代禅僧义铦对台禅思想的融通。王宏芹老师以北磵居简为中心研究了中日文学交流视域下的南宋文学僧群体。王悦同学以入宋僧白云惠晓为切入点,探讨了日本中世禅林中流行的“菖蒲茶”。苏畅老师探讨了“东亚佛教”视野下的天台与日莲思想。赵莹波教授系统梳理分析了明朝时期东亚的“茶外交”现象。康昊副教授以传入日本的金襕袈裟为切入点,探讨了中日两国关于“唐物”的交流及其政治意义。王珂博士探讨了清代“三藩之乱”时期琉球文人的福州体验与禅学志趣。朱虹副教授探讨了伪满洲国统治下教会学校的办学情况。董伊莎副教授以中国祖先祭祀思想的影响为中心,研究了古代日本的宗庙观。姚琼副教授通过对日本平安朝炽盛光修法记录的梳理,探究了炽盛光信仰在古代日本社会的信仰状况以及特点。
分科会三是文学艺术关系,共有11位学者参加发表。欧明俊教授集中对日本汉学家学术论著中的欧阳修散文评价进行了梳理与检讨。张维薇副教授以相关诗文及和歌为中心,考证分析了日籍客卿朝衡与李白之间的交往。李广志副教授以阿倍仲麻吕的诗歌为切入点,再现了中日古代文人的友好交往。陈波副教授以日本儒者大高坂芝山《芝山会稿》《芝山别集》为中心,考证分析了明郑遗民林上珍、何倩甫的佚文。李炯里副教授则考证分析了晚清黔籍文人陈矩在日本的活动情况及其作品《东瀛草》《东瀛文稿》。柯混瀚副教授对晚清文人王治本的作品《舟江杂诗》进行了分析探讨。金程宇教授对新发现的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致中国学人的书简进行了探讨分析。高平教授以颇具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的诗集《征台集》为切入点,展示了日本知识界对割占台湾的态度与策略。许朝晖同学对晚清民国时期日本“中国文学史”著述中的韩愈文章批评进行了分析。穆锌同学对中日弃老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冲突与伦理选择进行了探讨。苏浩老师则梳理了端方的两次对日本政学界人士的书画展示活动,分析了端方在“书画外交”与现代展示理念下,无形中为辛亥后的日本书画市场提供了“收藏指南”这一史实。
7月31日上午进行了四场主题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徐建新研究员以汪向荣先生的研究为例,探讨分析了上个世纪我国的中日关系史研究。清华大学的刘晓峰教授考察了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围棋及其他藏品。中山大学的魏志江教授以文永、弘安之役后的元日佛教文化交流为例,分析了战争与和解的转换关系。浙江大学的王勇教授则以东亚世界的汉字文明为切入点,对以此为桥梁的中日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回顾,并寄予了长远的展望。
在最后的闭幕式上,宋成有教授、徐静波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如下总结:一是本次研讨会由老中青队伍构成,其中中青年学者起到了主力作用,这表明中青年学者担当起了学术研究的重任;二是本次会议从学术角度对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进行了探讨,选题内容广泛,关注日本最新动态,内容新颖的同时,又具有深知灼见;三是本次会议的学者们所用的研究方法既有高屋建瓴的宏大视野,又不缺乏以小见大的扎实方法,其中各分科会学者们所昭示的观点在学界起到了拓新的作用。四是对中日关系研究的展望。两位教授指出研究者不仅要熟知中日两国历史,而且要具有高效率的梳理能力;研究者不仅要有学术的思想,而且要做有思想的学术;研究者要以国际的视野看待和比较中日关系,通过加强交流促进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撰稿:胡会玲、刘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