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讲座】李雪涛教授主讲“牧溪《六柿图》的跨文化研究”
( 发布日期:2022-12-28 阅读:次)

12月21日上午,由我校东亚研究院与日本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年“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系列讲座”在线上(腾讯会议)如期开讲。本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雪涛主讲,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的一百七十余位师生、学者相聚云端,参加了本次讲座。


刀4.png

首先,李雪涛老师从顾斌等德国著名汉学家对牧溪《六柿图》的喜爱与重视谈起,交代了其《六柿图》跨文化研究的缘起,巧妙地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其后,李老师详细介绍了牧溪的生平和师承,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发了牧溪《六柿图》在中国、日本以及西方的不同接受史——与中国艺术史上“枯淡山野,诚非雅玩”“粗恶无古法”之酷评相对的是,牧溪的《六柿图》却不约而同地受到日本、西方的推崇。李老师从对牧溪《六柿图》本体的分析入手,阐释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意义所在。李老师指出,牧溪《六柿图》内容虽然并不繁琐,但柿子的数量及构图却蕴含着深刻的佛理与哲思。一方面,柿子颜色的深浅浓淡象征着时间法成、住、坏、空之“四劫”,另一方面,柿子的数量“六”不仅对应着时间与空间上的“六时”与“六方”,还与佛教中的“六波罗蜜”“六如”“六相圆融”颇有关联,甚至可以说它象征着“禅宗六祖”。与此同时,李老师还援引雅思贝尔斯“主客体分裂”的哲学观点阐释牧溪《六柿图》的哲学意涵,他认为“不应该仅仅是陈述自己的思想,而是应当让自己进入思想的过程,让听众参与到思想之中去”,强调“让观者进入思想的过程”正是牧溪《六柿图》所追求的境界。其后,李老师从生活、使用层面阐发了《六柿图》所寄寓的美学内涵:茶道将《六柿图》作为挂轴装饰茶室体现出独特的场合美学和涩味、佗寂的精神追求。最后,李老师以奥尔蒂斯(1881-1969)提出的“文化互化”(transculturation)阐发《六柿图》跨文化现象的意义,指出它并非所谓中国文化在海外的自然延伸,而是意味着文化的传播与融合过程中一种新文化的创生。

在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李老师细致地回答了线上师生提出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