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王宝平,男,杭州人,分别在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关西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现为日本二松学舎大学文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清代中日文化交流史、文献学;主持承担的代表性课题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日本藏晚清中日笔谈史料集录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东亚笔谈文献整理与研究”,“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资助项目“日本藏晚清中日朝笔谈资料:大河内文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晚清浙江文人与中日文化交流”。在中日两国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清代中日学术交流研究》《日本典籍清人序跋集》《日本藏晚清中日朝笔谈资料——大河内文书》等;研究成果先后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24年3月19日下午,应我院邀请,日本二松学舍大学文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宝平先生在下沙校区管理楼204教室为我院做了一场主题为“明治前期赴日民间文人王治本之研究”的精彩讲座。该场讲座聚焦赴日民间文人,撷取寓居日本30年的宁波文人王治本。根据日本所藏的丰富史料,王老师对他的生平事迹、著述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明治前期民间文人赴日的意义。本场讲座由东亚研究院江静教授主持,我院姚琼老师、徐磊老师、郭墨寒老师、许海华老师以及来自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二十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王宝平教授首先从选题的角度出发,讲述选择王治本这位极富代表性的文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明治前期民间文人赴日意义的原因。接下来,王教授从中日关于王治本的先行研究进行论述。日本主要有実藤惠秀的『大河内文書:明治日中文化人の交游』、六角恒宏『中国語教育の研究』、柴田清继『東アジア日本語教育』三位学者对王治本有相关的研究。中国则有王勤漠『慈城黄山村王氏兄弟在 1870 年後進行的中日民間交流』、王勉善『我対曾祖的追思及黄山的回憶』、張如安『天涯随処着游鞭—寧波近代詩人旅行家王治本初探』、『古鎮慈城』季学源『王治本: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功臣』、沈忠根『漆园先生墓碑追憶』、『古鎮慈城』等。王教授提到,虽然前辈学者们对王治本已有大量研究。但由于王治本在日时间较长,且资料较为分散,相关资料分析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王教授针对王治本在日前后的经历传记进行潜心研究,以期更加深入地讨论研究王治本的意义。
王治本的留日经历可以分为留日前与留日后两个阶段展开阐述。他出生于1836年,浙江省宁波府慈溪县黄山村人,字维能,号漆园、梦蝶道人、吾妻过客等。据史料记载,王治本于1877年初前往日本,背后缘由令人心酸。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1860年的宁波陷入一片战火之中,也使得王治本家道中落,且太平天国之乱更是雪上加霜。抵达日本后,王治本曾在日清社、同人社担任汉语教师,1878年作为学习翻译生于日本在清国公使馆学习了1年4个月,随后为当时日本豪族大河内辉声所雇,指导其写文作诗。自1882年开始,王治本开始了他在日本各地的漫游之旅。据日本《朝日新闻》1900年2月14日的报道所载,王治本于当日归国,在临别前的送别会上不仅有诸多日本文人墨客前来送行,且王治本还收到了若干金钱,这是日本文人为感谢他在日本教授汉诗文而赠与的谢礼。由此可见王治本在明治时期的日本文人心中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王治本于明治十年,即1877年初前往日本,曾几度回到中国,于1907年冬正式离开日本。王宝平老师在系统整理目前中日两国现存的文献资料并仔细考察王治本留日三十年间的活动轨迹后,从外交、学术、促进地域发展三个角度论述了王治本的影响与贡献。王治本曾帮助初到日本的清朝外交官选定日本驻在清国公使馆的地址,随后作为公使馆选定的用品承办商人成为清朝外交官与明治日本文人间沟通之桥梁。王治本在日期间留下颇多学术成果。他曾在日本出版一本描写日本新泻风光的诗集《舟江杂诗》,宣传了日本新泻的当地文化,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他曾受日本文人邀请从事了大量日本图书的翻译与校阅工作,其中便包括为清代中国人所广泛阅读的《增补高岛易断》;他在日本写下近40万字的诗文、序跋与笔谈,其中受日本文人之托撰写的文章不在少数,可见其在日本汉学界备受敬重。明治时期的翻译人才数量稀少,在中国留日学生尚未成长的这一时期,以王治本为代表的在日华人在不断精进个人日语水平的同时,为清政府的在日外交与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围绕王治本赴日前的经历,王教授首先从王治本的“号”进行讨论。通过阐述“漆(桼)園”“ 荘子”“吾妻”等三个词在明清时期中国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使同学们对王治本“号”的具体来历有了直观的了解。接着王教授又分别从王治本“学历”“在杭州留滞的经历”“赴日的具体时间”“赴日的具体原因”四个方面解释王治本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和赴日动因,使同学们对王治本所处历史时期的背景以及王治本本人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之后,围绕王治本赴日之后的经历,王教授从王治本在日的职业生涯入手,讲述了王治本赴日初期的主要经历。接着王教授从记载王治本“全国漫游”“归国时间”相关文献的分析,透过王治本的个人经历亦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社会的变迁。
近代中日关系过渡时期,即明治十年(1877)至甲午战争开始前的这一阶段,中日两国之间出现了空前绝后的文化交流现象。以王治本为例,他便是明治十年抵达日本,在日三十年间受日人邀请为其著作撰写序跋,相互点评诗歌,参加了大量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且这些交流多数集中在甲午战争前进行。这充分证明:明治日本社会虽然在政治上脱亚入欧,但文化上依然延续着江户时代以来的余绪,敬仰中国文化,以清人序跋为荣,甚至亲人的传记、墓志铭也请王治本撰写。但是甲午战争后,日本的中国观发生质变,由仰慕转向平视,甚至蔑视,这类文化交流事例显著减少。
随后,王教授论述了王治本赴日的意义,他通过资料分析认为王治本在日期间曾协助清朝驻日外交官处理相关事务,“在一定程度上担任了中日外交桥梁的角色”王教授这样说道。此外,王教授讲述了王治本的大量学术贡献,肯定了王治本在著书、翻译、校阅、诗集、笔谈、文章等方面的成就。就王治本的学术能力,王教授认为“王治本的学术能力可以和何如璋,黎庶昌等人比肩,其能力丝毫不亚于外交官”;针对王治本的学术范围,王教授则以“有长有短”四个字进行了总结。提到了王治本“文学・歴史が得意で、経学(思想)が弱いように見える。”在文学和历史方面比较擅长,但在经学方面则比较薄弱。之后王教授聚焦于王治本的地域文化贡献,讲述王治本通过所著的文章和诗集,对日本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之后,王教授通过以时间和空间为轴整理在日主要的清朝民间文人名单,分享了在研究王治本这一民间文人代表的过程中所发现的现象。聚焦于空间轴上,他发现赴日民间文人主要集中在南方,其中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省份在数量上占大多数。聚焦于时间轴上,他发现大量的清朝民间文人选择在明治十年赴日,在其背后有深刻的中日双方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方面主要是由于当时在战争的背景下苦于生计问题的原因,使得他们不得不离开故土前往异国他乡谋求生计。王宝平老师讲到此处颇为痛心,他提到这些在当时经受过良好教育的民间文人们尽管生活落魄,但仍留有一份傲骨,如在56岁高龄被迫渡日的陈鸿诰曾留下诗句“小儿莫轻侮,是翁昔日非贫苦,只因身世遭丧乱,饥来驱我离乡土”。日本方面则主要是汉学在日本社会仍有一定程度的风靡,此外大量中国书画的需求和市场也是吸引中国民间赴日文人的主要动因。
讲座最后,王宝平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现场的老师、同学们积极主动提问,他们向王教授请教了“是否可以从思想史的角度解释汉学的兴盛”,“明治十年之后的赴日民间文人和之前的时期相比是否具有‘新时代’的特征”,“选择王治本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等问题,王教授都一一给予了深入的解答。之后,王宝平教授从学科特点的角度出发,向同学们提出建议,“做外语研究只有抓住机会拓宽视野,才能做好文献的收集工作,才能在学科基础上发散思路得到提升。”
与会老师积极参与提问与讨论王教授发言结束后,江静教授作了精彩总结和点评,她认为人物研究的意义在于“以小见大”,通过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一个群体的特性,还可以透过人物的经历看到社会的现状和时代的背景。此外,江静教授强调了王宝平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东语学院学风的深远影响,同时要求同学们学习培养如王宝平教授一般严谨的史料研究方法和对待学术严谨的态度。最后,江静院长代表学院对王宝平教授的到来及所作的精彩讲演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