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傅新毅,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系主任,宗教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编委会编委、副主编,《佛教文化研究》副主编,中国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浙江佛学院、峨眉山佛学院、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哲学与佛教文献,特别是唯识学、阿毗达磨、因明学等的研究;著作有《玄奘评传》《识体与识变——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即出)等,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等研究项目多种。
傅教授本次讲座主要从历史学角度对藏外汉语佛教文献在古代中国的保存情况、近代回流情况以及日本现存版本进行了梳理介绍。讲座伊始,傅教授首先对藏外汉语佛教文献的概念进行了介绍。藏经的正式形成需要有确定的目录,应当是从《开元释教录》开始。在《开元释教录》中的最后两卷为“入藏录”,“入藏录”确定了可以入藏的书籍的范围。傅教授介绍能够入藏的必须为印度翻译过来的书籍,而中国人自己的撰述一般来说并无入藏资格,只有少量中国人的著述入藏,例如清代的密云圆悟禅师。后来“入藏录”被单独列出,称为《略出》,在《略出》中开始用千字文为入藏书籍编号。所以,严格来说只有有千字文编号的才叫作藏经,没有千字文编号的即是所谓的藏外古籍。傅教授指出由于藏外古籍没有经过历代的整理和刊刻,所以在中国的遗失非常严重。在《嘉兴藏》以前,可以说几乎所有没有千字文编号的中国著述都没能保存下来。接着,傅教授介绍了近代国人从日本寻回藏外汉语佛教文献的情况。代表人物有杨守敬、李盛铎、杨文会。其中,杨文会通过与南条文雄的交往,寻回、购回了众多古籍,傅教授强调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在很大意义上与此相关联。但由于清闭关锁国,日本所能保存的书籍也仅仅在清早期以前,清中期基本没有。此外,傅教授还展示了近代回流的几种有名的常见的古籍,《群书治要》《二十七松唐集》等。傅教授对日本的和刻本与写本的介绍,包含了春日版、五山版、江户刻本、江户刻本的印本和众多写本,并对不同时期的印本做了分析。傅教授指出并非所有佛教典籍都已收入《续藏经》,因此未收入的古籍具有价值。此外,已收入《续藏经》的内容也并非完全无疑。当《大正藏》《续藏经》两部古籍收录了相同内容时,《大正藏》的版本更好一些,为同学们在使用古籍时在选择上提供了借鉴的方向。最后,傅教授鼓励大家去日本时多寻找相关资料。
讲座结束后,老师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我院同学向傅老师请教资料版本的推荐,傅教授指出,如果要做文本,最好还是所有的版本都有所了解,因为虽然在古籍中有千字文编号的资料问题并不大,但除此之外的版本之错误率是非常高的。另外,我院老师,就日本三论宗典籍在《大正藏》中的收录向傅教授请教了研究思路。
最后,江静院长对讲座作了总结,江院长总结道,以往对中日书籍之路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的典籍对日本的影响,但事实上从杨文会和南条文雄的交往可以看出近代文化回流的现象,还有古代吴越寻天台古籍等等,傅教授的讲座使同学们对中日书籍的双向交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江院长还提出要重视和刻本的文献价值,如何发现其价值,即需要对佛教思想、经书、还有文献学的知识,江院长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多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