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破时代”建构稳定且具有建设性、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是可能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石破时代对中日关系可能产生的新挑战。石破茂曾在竞选活动中提出要强化美日同盟,也提及建设亚洲版北约,并在前一段时间访问台湾。这是与岸田时代不同的新动向。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经过激烈竞争,9月27日石破茂击败高市早苗当选总裁,并将在10月1日正式接任日本新首相。找到石破能够最终胜出的原因以及日本政治的新动态,将有助于我们分析石破政权对外政策包括对华外交的关键动因。笔者认为,石破和高市在第一轮投票中胜出,体现了日本政治的保守化倾向继续,另一方面石破力挫高市,也体现日本政治中保守中道仍是主流,同时也是日本社会民众希望稳定的体现。日本政治即将进入“石破时代”,中日关系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首先,石破茂当选似乎是日本自民党政治“再派阀化政治”胎动,自民党的派阀政治动态将会以新形式出现。由于自民党的政治献金丑闻,除了麻生太郎的志公会以外,自民党六大派阀中,五个派阀已经解散,由于没有派阀约束,此次总裁选举出现了自民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九位候选人的混战局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是自民党历史上首次“无派阀政治”的总裁选举。然而,从决战选票来看,第一轮投票被九人分散的选票,在第二轮出现重大重组,结果石破反转第一轮的劣势反败为胜当选。换言之,第一轮投票的议员所投给另外七位候选人的选票,在第二轮更多转向了石破茂,这实际上是派阀政治的动能起了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参选自民党总裁须要获得自民党国会议员20人的推荐,派阀动员力起很大作用。例如林芳正的15位推荐人是原来的岸田派,河野太郎推荐人中一半是麻生派议员,石破茂的推荐人有八位是原来的石破派议员,茂木敏充的推荐人则主要来自原来的茂木派。
目前很难说自民党已完全走出派阀政治,而将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再次出现。一方面,正如唯一目前还公开存在的麻生派的代表,在第一轮投票中并非指定支持一位候选人,但在第二轮投票则倾向于集中支持一位候选人。自民党派阀政治的新动态,体现了流动性和连续性并存的特点,将来也会体现在党内共识形成和政策决定过程中,这包括对华政策。
第二,日本政治的“保守中道”基本倾向没有发生质变。石破茂之所以最后能够胜出,最主要原因应是符合了自民党内以及日本社会的“双重求稳”心理需求。
从自民党内来说,众议院大选很快来临,明年还有参议院选举,由于政治献金丑闻,日本社会对自民党的不信任剧增。最大在野党的立宪民主党党代表选举中,前首相野田佳彦当选,这对自民党构成很大挑战,因此需要一位稳重的有力总裁。石破茂作为资深政治家,担任过自民党干事长,可以说是自民党内的政策通。与此同时,他也经常在电视媒体发声,具有较好的政策辩论能力。
相比而言,高市的意识形态化色彩浓厚,政策精通程度也不够。对日本社会来说,高市早苗的主张尽管满足顽固保守群体的期待,但她在经济政策方面,似乎更多提及政府干预金融政策,这让经济界产生不安,日元在选举结果前后的大幅度波动,体现了市场对于高市当选的不安。相比之下,石破曾担任过地方大臣,在选举活动中强调地方经济,提高最低工资等。在安全政策上,两人都是保守政治家,没有本质区别。但石破曾担任防卫大臣,而且长期被认为是防卫政策通的现实主义者,高市则被认为是一个意识形态主导者,可能成为鲁莽决策者。
尽管日本民众对华认知徘徊在负面高位,但不愿意看到中日关系极度恶化导致冲突,仍然是主流民意,而高市早苗暗示当选后也会参拜靖国神社,这也产生了不稳定感。
自民党的无派阀政治,体现出变化性与背后的“再派阀”出来的连续性,以及两位候选人都是保守政治代表人物的强硬共性;石破茂最终当选体现出了求稳心理,对中日关系将会带来新的机遇,也有新的挑战。
一方面,社会民生问题仍然是日本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九位候选人尽管都涉及安全保障和防卫问题,但对于如何提高日本经济竞争力,改善生活水平,振兴地方,防灾减灾等的关注更高。即使九人混战,我们也没有看到极端民族主义的政治主张出现。与此同时,石破尽管在防卫安保问题上长期深耕,但也意味着他在防卫政策上,会更加理解敏感性和把握政策尺度,他与中国也有长期交往,例如参加“东京—北京论坛”,相对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石破时代”建构稳定且具有建设性、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是可能的。特别是中日社会加强良性互动的重要性,在后疫情时代条件也逐渐成熟的情况下,尤为突出,这些都意味着中日关系的新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石破时代对中日关系可能产生的新挑战。石破茂曾在竞选活动中提出要强化美日同盟,也提及建设亚洲版北约,并在前一段时间访问台湾。这是与岸田时代不同的新动向,这些究竟是选举时的言行,还是真的会在组阁后付诸政策,还有待观察。
总之,自民党总裁和首相换人,机遇和挑战并存,随后美国大选将至,不确定性还会不断存在,但中日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开拓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