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动态】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34通讯 | 田野村忠温:语言的变化--现代日语的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4-04 阅读:次)

主讲人简介:

田野村忠温,日本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硕士课程和博士后期课程(语言学专业)。经历:曾任奈良大学文学部专职讲师、大阪外语大学外语学部教授、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等职。2002年、2003年、2009年受日本文科省派遣担任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著有学术专著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日语教材和编辑书籍10余部、翻译书籍1部,作讲座及参会宣读论文100余场,在日本和中国的语言学界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

1744178401696.png

田野村忠温教授

2025年3月27日下午,应我院邀请日本大阪大学名誉教授田野村中温教授于管理楼222教室为我校师生展开了一场题为“语言的变化:现代日语的动态”的精彩讲座。本场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东西文明互鉴研究院特聘教授沈国威教授主持,我院多名师生积极参与讲座。讲座伊始,主持人沈国威教授对田野村忠温教授的个人经历和研究领域作了简要介绍。之后会议正式开始。

首先,田野村忠温教授对语言学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从分属上说,语言主要有两种,一种指自然产生的常规语言“自然语言”,例如日语、汉语、英语等;另一种指人为制造的语言“人工语言”,例如编程语言、世界语等。我们所使用的常规语言又可以细分为自然产生的“声音语言”与人为制造的“文字语言”。田野村忠温教授认为,只要是没有成为像拉丁语一样的“死语言”,人类使用的语言会一直保持着变化,所有语言的要素,包括发音、词汇、意义、语法、表达方式等都会持续发生变化。然而,除了新词和流行词的出现之外,语言变化的速度通常非常缓慢,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呈现出明显差异,因此人们几乎察觉不到正在进行的变化。虽然语言的自然演变过程极为缓慢,但如果通过人为干预,尤其是通过国家语言政策的推动,语言变化的速度可以显著加快,例如日本在20世纪初就确立了标准语,1946年又完成了现代假名用法的制定。

接着,田野村忠温教授例举了“おまえ【御前】”、“娘”、日文汉字音中“入声”痕迹的保留的例子来证明在以往的中日文中,已经存在着时间跨度长,同词异意,发音彼此迥异的语言变化情况。在现代日语的新变化中,已被确定的书面用语不再发生变化,而在日常用语中,在表示程度的副词的活用及动词可能态的变化,随着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年轻群体倾向于省略、缩短和便捷的表达方式,老年群体则倾向于固有的说法。

最后,田野村忠温教授介绍了日语中“一字漢語復合サ変動詞”的活用变化。田野村教授利用《国会会议录》进行数据分析,指出这类动词的活用形式仍在不断变化,出现了五段化活用和上一段化活用的情况,并且这种活用的案例在不断增加。此外,田野村教授还注意到日语用语存在不断礼貌化的趋势。以学术会议为例,过去四十年间,礼貌用语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例如,从「~について発表します」逐渐演变为「~について発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这种现象反映了日语在社交和正式场合中对礼貌表达的日益重视。

讲座结束后,沈国威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评议。沈教授指出,自然语言的珍贵之处在于其灵活且持续的变化性,这种变化不仅为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这些新增的活力又反过来推动了语言的进一步演变,形成良性循环。随后师生们围绕语言的变化问题进行提问,田野村教授给予了十分详细的回答。本次讲座在田野村教授和各位师生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