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东亚动态新观察
山西海归青年收藏地图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
(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5-24 阅读:次)

中新社太原4月21日电 (李新锁)山西海归青年范锐收集日本、美国等出版的旧地图、图书等,证明钓鱼岛归属中国。21日,范锐表示,上述图书、地图由日本、美国出版、发行,但其中并未将钓鱼岛列入日本。

2013年,范锐从中国国内某图书网站陆续收藏多本和钓鱼岛有关的旧地图、书籍等。其中包括1907年美国出版的《中国的性情》一书,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出版《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以及日本昭和八年(公元1934年)发行的日本地图等。范锐表示,从海外留学归来多年。除了日常工作,他还组建了太原海归俱乐部。团队内部经常组织“读书会”等活动,无意当中收集到这些史料。

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作者吴天颖研究钓鱼岛问题40余年。2013年7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推出《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

吴天颖指出,中日钓鱼岛之争关键点就是钓鱼岛与中日《马关条约》的关系。日方坚称两者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在此之前日本已“领有”“尖阁列岛”。吴天颖根据丰富的中外史料证明,钓鱼列屿当年是随附台湾岛屿一起因《马关条约》而割让给日本的,理所当然应该在“二战”后,和其它台湾附属岛屿一起归还中国。

范锐介绍,作为西方社会研究中国的依据,美国传教士阿瑟·H·史密斯(中文名明恩溥)于1907年出版的《中国人的性情》一书广为流传。书中附录有一幅中国地图。在钓鱼岛的位置标注为“好鱼须”的音译。

据考证,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

在一份日本昭和八年(公元1934年)七月五日发行的《最新大日本地图》中,也未标明日方所谓的“尖阁列岛”。

据范锐介绍,一份1977年出版的《幕末维新古地图大图鉴》杂志收录大批日本历史地图。该书中一页名为《亚细亚小东洋图》的地图,标注此图绘制于公元1835年(日本天保六年),为《唐土历代州郡沿革地图》。其中的钓鱼岛位置标注为“高华”。而中国史书记载,隋朝开始给钓鱼岛命名为“高华屿”。

范锐称,绘制于公元1835年的该地图证明日本当局已将高华区域岛屿用黄色标注为“唐土”,即中国领土。如今,日本政府谎称日本明治政府于1885年通过冲绳县当局调查,认定钓鱼岛是无人岛后,于1895年将其编入日本领土。“这是明显前后矛盾的说法。”(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