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海外移民的增多和对外的侵略扩张,神社也被扩建到了海外。对于这些神社,起初称为“外地神社”、“居留民神社”等,“外地”当时也包括北海道、琉球。1933年5月自日本神道学者小笠原省三(1892-1970)始刊《海外的神社》(神道评论社)一杂志后,“海外神社”一名称被广泛使用,它指的是建于日本国土以外的神社,包括中国、朝鲜、美国(夏威夷)、俄罗斯(桦太)、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国家。
然“海外神社”这概念过于笼统,不便于把握它们的内在性质,也难以与日本国内神社进行区别。鉴于此,有的学者把海外神社又按照社会功能分为两种类型:氏神型、神宫型。所谓“氏神型”神社即它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氏子”(属于祭祀同一氏族神地区的居民),一般由海外移民自建,他们自发而积极进行参拜、参加神社的仪式活动;而“神宫型”神社由国家建立,与“氏神型”神社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实行强制性的参拜和信仰统治。
2003年9月,日本新干社出版了辻子实的专著《侵略神社》,引起广泛关注。作者用大量史实照片为基础,运用详尽的原始史料深刻揭露了日本自明治至战败为止,在海外各国、地区建造的神社的侵略性质。
在中国,这是一个比较冷僻的话题,研究成果较少。今年9月,由我院陈小法教授撰写的《日军侵华的精神毒瘤:“在华神社”真相》正式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人们认清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宗教侵略和皇民化教育的本质,进一步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带来的精神毒瘤。
在书中,作者对“在华神社”一概念做了重新厘定,即是指日本海外神社史上所说的“台湾神社、香港神社、满洲神社、关东州神社、中华民国神社”等的总称,即所有建在我境内的侵略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