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韩文版 日文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王勇:2015年度“国际交流基金奖”获奖感言
( 发布日期:2015-10-27 阅读:次)

今天出乎意料地获得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际交流基金奖”,既令人惊喜万分,又感到诚惶诚恐。当我登上这个被荣誉光环笼罩的讲坛,千思万绪不由得涌上心头。

我离开中国之前,亲朋好友好奇地问我:“国际交流基金奖,是一个奖杯,还是一块奖章,或者仅仅是一纸奖状?”坦率地说,在刚才授奖仪式之前,我也是一无所知。不过,无论此奖在物理上大小、轻重如何,由于凝聚着创立者崇高理念、萦绕着历届获奖者荣光,因此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过巨大,而且太过沉重了。

11111.png


当我战战兢兢地登上讲坛,给我勇气的是学术生涯中的恩师。如果今天能够与不离不弃的恩师们分享这份喜悦,尤其是已故的恩师们能在天国感到些许欣慰,那么此奖无论有多沉重,我都乐意接受。

启蒙之师石田一良先生谆谆教导:“真正的独创研究,始于自问自答。”这句至理名言,是我所有的学术研究的原点。户川芳郎先生对学生总是和蔼可亲、关怀备至,但修改论文时锱铢必较,直至纸面泛红,他教会我严谨的学术态度。师从中西进先生后,真正尝到“游于艺”之学问的醍醐味,因而能津津有味地学海泛舟。

回眸往事,27年前中国最负盛名的戏曲作家夏衍先生、18年前引领新中国对日文化交流的孙平化先生,他们因各自的杰出贡献而获得国际交流基金奖。在两位伟大的前辈面前,深知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但如果这是对近20年前来迅猛发展的中国日本学界的褒奖,那么此奖无论有多巨大,我愿意将之带回中国。

我在中国私淑的恩师、已故沈善洪教授,不止一次提醒我:“虚心向日本学习,但不能被日本束缚。”这是中国人从事日本研究应有的姿态。现今,以中国人的视野发掘、整理、解读相关资料,已然成为中国之日本研究的一大特色,我想这也是对日本学界的最好回馈。

刚刚领受“太过巨大”、“太过沉重”的奖项,我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已达极限,不宜在坛上站立得太久。最后,谨向各位善意的推荐人、各位德高望重的评审人以及今天百忙中特意莅临会场的诸位恩师、学友、亲朋表示衷心感谢,愿与在场的所有人分享今天的喜悦,谢谢大家!

王 勇

                                                          20151019

友情链接